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黑人容易被誤解? 白人可能高估了自己的判斷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 周燕倪   編修/蔡宇哲

199924日午夜,一名叫Diallo的黑人在進入公寓住所時被一群街頭犯罪小組成員盯上,因為該組織的四名白人警官覺得他很符合一個通緝中的強暴犯特徵。當警官們接近時,他將手伸進口袋,開始掏出一個黑色的物體。警官們認為那是一把槍,因此開槍掃射了四十一發子彈,其中有十九發射中Diallo造成死亡。事後發現,被警官們認為是槍的黑色物體,其實只是個普通皮夾。

看 到這裡,你是否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非常令人訝異?警官們怎麼會在沒有確認對方具有威脅的情況下就開了四十一發子彈呢?近年美國社會常有關於警方開槍射殺了 沒有武器的黑人事件,因為他們誤將黑人一些無辜的舉動視為威脅,也有研究指出黑人較容易被判較高的刑罰,甚至還有一些針對黑人的錯誤目擊證詞出現,這些議題讓人們開始意識到種族帶來的問題。

Kenrick等人為了研究種族偏見及種族焦慮帶來的影響,設計了實驗來探討白人對種族的態度是否會影響知覺黑人移動的速度。實驗找了美國白人作為參與者,利用電腦螢幕呈現一張黑人或白人的臉,參與者在觀看時,會覺得那是一張正在朝著自己方向移動靠近的臉。他們被告知是要完成一個圖片知覺的實驗,並估算那些圖片移動的速度。每一位參與者要接受32次的嘗試,各有兩張黑人男性、黑人女性、白人男性及白人女性的圖片,每一張圖會隨機呈現四次這些臉都是從內隱連結測驗(註一)中取得當作實驗材料。完成上述實驗後,會另外請他們完成一個問卷,回答在處於不同種族間時的焦慮感。

結果發現,種族焦慮的程度與知覺黑人臉孔移動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說有較高種族焦慮者覺得黑人臉孔移動的速度較慢,這樣的效果稱為時間膨脹(Time Expansion,而白人的臉並不會造成這樣的效果。實驗也發現時間膨脹效果並沒有性別差異,當黑人的臉是以遠離的方式呈現時也不會有這樣的效果。Kenrick等人指出,美國白人有可能將朝向自己前進的黑人臉視為一種威脅,而威脅感帶來的種族焦慮暫時改變了他們的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導致錯誤感知,但由於實驗參與者都是白人,我們無法得知時間膨脹的效果會不會出現在黑人身上。

一般來說,當我們感受到某人是威脅時,會覺得他以較快的速度朝向自己,但實驗結果卻是相反的。這或許是因為當下的焦慮感覺提高我們的注意力,因而造成時間膨脹的效果,讓我們覺得時間變慢了,就好像車禍生還者常說在發生撞擊的當下,身邊所有的一切是以慢動作的方式呈現的狀況。

由於種族焦慮與時間感知的研究是第一次被提出來,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跟變項需要靠更多的後續研究探討,但這樣的研究結果有很重要的實際應用,因為當我們知覺到時間變慢時,很有可能高估了自己對於一個人的行為解讀和判斷。種族偏見和種族焦慮帶來的問題不只是這樣,希望Kenrick等人的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始端,鼓勵更多人做其他面向的研究,解決這些偏見帶來的不良影響及後果。

註一:內隱連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是一種對潛意識態度的隱藏式測量測驗,一般來說,人們面對喜歡的臉孔配對正向單字,以及不喜歡的臉孔配對負向單字時反應速度較快,因此從人們對於配對概念 的反應速度可以推知內隱的態度,像是黑人或白人配上好或壞。

參考文獻:
Kenrick, A. C., Sinclair, S., Richeson, J., Verosky, S. C., & Lun, J. (2015). Moving While Black: Intergroup Attitudes Influence Judgments of Speed.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November 4). Racial anxiety may alter time perception for some white Americans, research finds: Approaching black people may cause time expansion effect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1/151104095056.htm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只要有心!遠距離戀情反而更穩固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李芝安   編修/蔡宇哲

用你的早安陪我吃晚餐 記得把想念存進撲滿
我望著滿天星在閃 聽牛郎對織女說要勇敢~~

林依晨的<孤單北半球>是首遠距離戀人必聽的經典情歌,唱出了難以言喻的心酸和分隔兩地的愁苦。遠距離宛如愛情的大忌,似乎注定以分手來收場。但,真的是如此嗎?有項研究將為遠距離戀情燃起希望之火。

 一般大眾和學者普遍地認為,地域的接近性和見面的頻率在浪漫關係中,是發展相互理解、共享意義和情緒依附的必要特質,我們的文化也以這兩項特質來衡量伴侶的親密程度。然而在通訊與交通日新月異的現代,遠距離戀愛越來越普遍。近期的研究駁斥了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距離的增加對戀情來講有可能是正向!

在Crystal Jiang和Jeffrey Hancock的研究中發現,遠距離戀人的情感連結往往比時常見面的戀人更加穩固,他們會透過更持續且深入的聯繫來維持浪漫關係。該研究找了63對大學的異性伴侶,初步調查後分為遠距離戀愛組與非遠距離戀愛組,並持續追蹤他們透過不同管道產生的有意義的互動,包含:見面、電話、視訊、簡訊和電子郵件。此外,還需要每天紀錄互動的時間、分享的訊息及交流的親密感。研究者在事後進行訪問,以七點量表評估他們對遠距離關係抱有多少承諾、信念及滿意度。

結果顯示:即使遠距離戀愛組中有30%的伴侶每個月僅能見面一至三次,他們卻比非遠距離戀愛組覺得更貼近對方,也有更多的親密感。研究推論遠距離戀人能維持高度心理連結有兩個可能原因,第一個是以真誠的自我揭露作為貼近彼此的方式,透過真心的分享來取代哄騙或質疑,因而能感受到伴侶對情感的負責、投入與專注,增加安全與親密的感受。第二個原因是對伴侶的言行有較高的接受程度,因為遠距離關係仰賴高度的信任與有效率的溝通,他們會理想化並接受伴侶所表現的言行。

儘管見面頻率比一般戀人少很多,遠距離卻讓他們更能自我揭露,樂於談論每日資訊與生活經驗。雙方的交流少了表面上的膚淺談話,多了高品質且充滿意義的互動。

影響情感的因素不勝枚舉,可能有其他的混淆變項待討論,像是年齡懸殊、社經地位、文化差異…等。研究結果顯示遠距離戀人的浪漫關係可以有更正向穩固的連結,這結果其實讓小編覺得感觸很深,經歷遠距離的薰陶之後,每一通電話都變得特別,每一則訊息都多了溫度,每一次見面都令人珍惜。我原本也有「身體遠了,心也會跟著變遠」的迷失,現在深深感受到,事實並非如此哪。

「世界再大,兩顆真心就能互相取暖」如果妳的男友要去遠方工作,或是你的女友要去外地求學,不必對遠距離戀愛感到太過悲觀。用真誠的自我揭露與情感豐沛的交流,為浪漫關係搭起最強烈的連結,讓遠距離愛情「零」距離吧: )

 嘿,你也在思念遠方的愛人嗎?帶著滿滿的愛意聯繫他吧!

資料來源:

L. Crystal Jiang, Jeffrey T. Hancock. Absence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Grow Fonder: Geographic Separation, Interpersonal Media, and Intimacy in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63 (3): 556 DOI: 10.1111/jcom.12029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爸,你來接我了嗎?—臨終病人的美夢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翁宗平   編修/蔡宇哲

《其實那個世界很美》一書中有段:

有天早上他告訴我,我的母親、他的太太昨晚來到他身邊,他說:「我看起來像是迷失了,差點忘記我將會和她再度相聚。我很快就會去找她。」他從一個覺得毫無希望、一心等死的人,變成即將與所愛的人團聚、充滿希望的人。父親充滿希望地活著,也帶著希望死去。

作者父親臨終前夢到逝世的家人,這種事情或許也有不少人在已故親人身上聽聞,而有過這樣經驗的病患常能從毫無希望到充滿希望,到底經過哪些歷程讓他們有了如此兩極的心境轉變?

臨終病患常會夢到或者看到往生的親戚朋友來看他或要帶他走,是臨覺知(End-of-life dreams and visions)的一種,這並非危言聳聽或怪力亂神,臨床上已經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一般人在照顧臨終病人時,第一時間通常會感到害怕,擔心臨終病患是不是產生妄想或幻覺、會不會意識不清,甚至對病人自己及家屬帶來威脅性,而這是普遍的誤解,其實覺知不同於幻覺或者妄想。

研究者從紐約的一家臨終照護中心篩選出66位,滿18歲、無精神疾病以及無溝通障礙的,先對他們每天睡覺所做的夢或者日常中看到的景象下手,詢問其相關內容、發生頻率與主觀感覺。這是首度研究人員直接與臨終病患進行訪談,先前的相關研究資料都是從醫護人員或病患家屬的回憶內容得到。

研究人員詢問是否發生過覺知,讓他用五點量表填寫發生時的主觀感受(非常舒適、舒適、無特別感受、沮喪、非常沮喪),並且依據回答內容歸納出五種覺知的對象,大致可分為見到已故的親友、在世的親友、已故與在世親友及其他。結果顯示有88.1%的人生前至少經歷過一次的覺知,大約有一半是發生在睡夢當中,而且若是見到已故親友的時候,他們的主觀感受會最舒適。無論發生在清醒或者睡著,臨終病患經驗到的感受都非常真實,並且有種將要與過世的親友團聚的感覺,隨著死神愈來愈接近,覺知也會發生的愈趨頻繁,的心情卻會愈來愈平靜,有助於減緩死亡焦慮。

研究者發現與妄想最大的不同就是,發生覺知的時候,病患是清醒的、平靜的,擁有現實感,可以正確地感知世界;但妄想會讓病人感到痛苦,並且對其生命產生威脅,無法與現實情境接軌,需要使用一些醫療行為來控制病情。覺知對病充滿意義,滿足了臨終病患的精神需求,可能是見到一個重要的人來替曾經犯下的錯誤解套,可能是過去生命經驗的總結。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Elisabeth Kubler-Ross)的悲傷五階段包括:否認、討價還價、憤怒、沮喪以及接受,覺知讓生命末期的心境獲得轉換,帶給臨終病患對死後世界的想望,延續了死亡後的生命意義,使其更快到達「接受」的階段,最後安然逝去。
 

唐納利(Donnelly)說:「研究顯示,在臨終過程中,覺知是一個非常真實又具情緒抒發的常見現象。」現今還沒有完全瞭解背後的作用機制,但它的確對病患幫忙很大,處理了病患對死亡的焦慮與恐懼。雖然直接傳遞病患即將離世的訊息,卻也使其接受死亡,同時療癒了病患及家屬的內心,讓生命邁向更完滿的存在。

原來,生命的盡頭並不孤獨,親愛的家人朋友會在那裡守候著你。



資料來源:
Canisius College. (2015, October 20). What dreams may come: End of life dreams may be comforting. ScienceDaily. link.

文獻出處:
Kerr Christopher W., Donnelly James P., Wright Scott T., Kuszczak Sarah M., Banas Anne, Grant Pei C., and Luczkiewicz Debra L.. 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 March 2014, 17(3): 296-303. doi:10.1089/jpm.2013.0371.